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天堂,亚洲免费电影毛片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女优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省政府辦公廳轉發海關總署關于制定出口加工區建設發展水平評估體系和有關評估情況通報的通知
發布日期:2009-04-10 14:54 字體:[ ]

          省政府辦公廳轉發海關總署關于制定出口加工區建設發展水平 

                

              評估體系和有關評估情況通報的通知



              蘇政辦發〔2009〕20號  2009年2月10日

 

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淮安、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為進一步推進全國出口加工區又好又快發展,客觀反映和量化評估出口加工區發展情況,不斷完善出口加工區準入退出機制,海關總署研究制定了《出口加工區建設發展水平評估體系》(以下簡稱《評估體系》),并對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全國出口加工區建設發展水平進行了績效評估。現將《海關總署關于制定〈出口加工區建設發展水平評估體系〉和有關評估情況的通報》(署加函〔2008〕532號)轉發給你們,請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和出口加工區管委會認真學習,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推動各地出口加工區健康發展。根據海關總署的評估情況,現就加快我省出口加工區建設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采取措施,抓細抓實,進一步推動全省出口加工區健康發展

  從評估結果情況來看,我省出口加工區的建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昆山、無錫、南京(南區)等出口加工區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但是,有的出口加工區建設速度過慢,與地方開放型經濟發展需求不相適應。各有關市、縣政府及出口加工區管委會要認真研究和科學分析各項評估指標,進一步加大對出口加工區發展的支持力度,特別要強化對出口加工區的后期運作管理,避免出現“重申報、重建設、輕運作、輕管理”現象發生。特別是排名靠后的幾個出口加工區,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所在地政府和出口加工區管委會要認真對照檢查,采取切實有效整改措施,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在較短時間內取得明顯進步,全力以赴推動出口加工區健康發展。

二、抓住機遇,統籌發展,進一步拓展出口加工區的保稅物流等功能

  2008年底,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意見》(國辦發〔2008〕135號),提出:“允許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功能和開展研發、檢測、維修業務,完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功能和政策,引導先進制造業和生產型現代服務業入區發展。”全國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等功能將于近期全面推廣。這是加快江蘇出口加工區發展的一次難得機遇,各有關市、縣政府及出口加工區管委會要抓住機遇,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提前布局規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已經批準的區內現有土地和設施,力爭早啟動、早見效。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結合出口加工區發展實際設定準入標準,千方百計地吸引技術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大的企業入區發展。要認真分析研究運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總結經驗,加強溝通反饋,主動報送工作動態和情況。

三、錯位發展,全面推進,進一步發揮我省出口加工區整體優勢

  我省現有13個出口加工區,占全國1/5以上。各地要注重發揮自身優勢,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和招商引資計劃,結合地方產業特色,進行錯位發展,努力延伸產業鏈,打造符合各地出口加工區特點的優勢產業群,形成各具產業特色的出口加工區,全面提升我省出口加工區的整體水平。   

         海關總署關于制定《出口加工區建設發展水平評估體系》和有關評估情況的通報

              (署加函〔2008〕532號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為客觀反映和量化評估出口加工區發展情況,不斷完善出口加工區準入退出機制,我署委托中國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協會(以下簡稱兩區協會)研究制定了《出口加工區建設發展水平評估體系》(以下簡稱《評估體系》),并應用《評估體系》對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全國出口加工區建設發展水平進行了績效評估。現將有關情況函告如下:

一、《評估體系》的制定情況和基本內容

  2005年全國出口加工區工作會議后,我署委托兩區協會開展了《評估體系》研究工作。兩區協會組織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統計調查所等有關專家組成課題組,進行了充分調研,先后通過召開座談會、論證會、書面征求意見等形式,聽取了國務院有關部委、出口加工區管委會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形成了《評估體系》初稿,并利用有關統計數據進行了模擬測試,測試結果與全國出口加工區的實際運行情況基本一致。期間,我署又重點征求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商務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外匯局等部門的意見,在此基礎上不斷修改完善,最終形成了《評估體系》。

  《評估體系》共由17項評估指標組成,內容又分為“基礎建設”和“運行績效”兩大類,權數比重為30:70。《評估體系》考慮到了各出口加工區所處經濟區域不同、批準設立時間不同、建設發展情況也不同等因素,設置了全國統一(綜合)、相同設立批次、相同經濟區域三種不同標準的考核比較方法,力求較為合理、客觀、全面地評價出口加工區的建設、發展和運作狀況。

二、應用《評估體系》開展績效評估情況

  近期,我署將各出口加工區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代入《評估體系》進行了測試,將測試結果分別按照綜合評價總分、“基礎建設”和“運行績效”兩大類、批準設立出口加工區的四個批次、東部及中西部兩個區域的不同方式進行了排名。總體看,測評情況與出口加工區實際發展運行情況基本吻合,呈現出以下基本特點:

  (一)出口加工區總體運行情況良好。出口加工區為各地區搭建了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平臺,對于規范加工貿易管理、促進對外貿易增長、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出口加工區發展仍不均衡。東部地區出口加工區領先優勢明顯。發展較好的出口加工區相對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區,其中,江蘇昆山、江蘇無錫、上海松江、上海漕河涇出口加工區位列全國綜合排名前四位,并且得分遙遙領先。但是,東部地區各出口加工區之間的發展也不均衡,浙江慈溪、江蘇鎮江和上海青浦三個出口加工區在全國綜合排名較為靠后。中西部地區出口加工區的總體發展與東部比較雖然差距較大,但近年來也呈現出新亮點,四川成都、陜西西安出口加工區分別進入了全國綜合排名第六位和第八位。

三、應用《評估體系》開展績效評估的主要啟示和建議

  (一)地方政府的重視和管委會的綜合管理是出口加工區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條件。從評估結果來看,在功能和政策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出口加工區的發展水平之所以差距很大,與所在地政府的重視支持程度和管委會本身的組織管理密切相關。出口加工區發展比較好的地區,首先是地方政府予以高度重視,加強指導協調,基本保證了土地、資金和項目三落實;其次是管委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切實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協調等日常綜合管理工作。出口加工區發展不理想的地區,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地方政府重視程度不夠、協調不力等問題,有的地方甚至暴露出“重前期申辦審批、輕后期發展管理”的傾向。

  (二)出口加工區的統計評估工作亟待進一步加強。據兩區協會反映,在進行測算時,全國已通過驗收的59個出口加工區中,能夠定期按規定準確齊全地報送統計數據、可以進行有效測算的僅有40個出口加工區。數據失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出口加工區統計的準確性和本次排名次序,無法更加全面、真實地反映出口加工區的實際發展狀況。

  因此,建議各出口加工區所在地方政府應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對于建設發展好的出口加工區應予以總結表彰,對于建設發展不理想的出口加工區,要根據《評估體系》有關指標所體現的政策導向,有針對性地指導整改,并加強檢查督促,以推動出口加工區健康發展。各管委會應進一步重視和加強出口加工區的統計工作,采取切實措施,保證報送數據的及時、準確和完整。

  從明年開始,我署將定期把每年的全國出口加工區績效評估結果上報國務院,同時通報相關方面,并結合國家經濟運行需要和加工貿易發展需求,盡早完善有關政策和實施出口加工區準入退出機制。同時,我署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核各地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申請時,將把各地已設立出口加工區的績效評估情況作為審核新增設區的重要參考依據。                         附件1:  出口加工區建設發展水平評估體系   

指   標   名   稱

計量單位

權數

基礎

建設

(30%)

1.開發建設面積實際利用率(期末)

5

2.工業(倉儲)建筑容積率

5

3.企業建成投產率(期末)

5

4.批準企業實際到位投資金額(期末)

萬美元

5

5.批準企業實際平均到位投資金額(期末)

萬美元/個

5

6.單位面積投資密度(期末)

萬美元/平方公里

5

運行

績效

(70%)

7.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產出率

%

6

8.單位面積實現增加值

萬元/平方公里

8

9.單位標準煤實現增加值

萬元/噸標準煤

8

10.單位面積實現進出口額

萬美元/平方公里

6

11.單位面積實現出口額

萬美元/平方公里

7

12.投產企業平均出口額

萬美元/個

7

13.從業人員人均出口額

萬美元/萬人

4

14.占所在省(區市)加工貿易進出口比重

7

15.物流企業營業收入

萬元

5

16.單位面積提供就業崗位

萬人/平方公里

4

17.單位面積綜合稅收

萬元/平方公里

8



            出口加工區建設發展水平評估體系指標公式及說明

  出口加工區建設發展水平評估體系17項指標公式的有關數據以國家統計局頒布的統計數據和海關總署、兩區協會印發的出口加工區經濟指標統計月報表為依據。

1. 開發建設面積實際利用率=期末土地實際已租售面積/期末封關驗收面積

期末土地實際已租售面積:指報告期末管委會或管委會授權的開發公司實際已租售給區內投資企業的土地面積。

期末封關驗收面積:指報告期末經過國務院有關部委驗收,已封關運作的區域面積。

注:該指標考察加工區已開發土地利用情況。

2. 工業(倉儲)建筑容積率=期末工業廠房和倉庫房屋竣工建筑面積/期末封關驗收面積

工業廠房和倉庫房屋竣工建筑面積:指報告期末出口加工區房屋建筑按照設計要求已全部竣工,達到使用條件,經驗收鑒定合格(或達到竣工驗收標準),可正式移交使用的工業廠房和倉庫的建筑面積總和。

期末封關驗收面積:參見指標1中解釋。

注:該指標考察加工區已開發土地建設情況。

3. 企業建成投產率=期末已實際投產企業數/期末已批準企業數

已實際投產企業:指報告期末批準企業中已正式投入經營運作的企業個數。

已批準企業:指報告期末經工商管理部門批準并簽有正式協議(合同)書的全部投資企業個數。

注:曾批準入區或曾經入區但已搬遷出區的企業不作累計。

注:該指標考察入區企業建設速度。

4. 批準企業實際到位投資金額=外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歷年累計+內資企業投資額歷年累計

外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指報告期末外商企業按合同規定,以現金、實物及專有技術等工業產權計價的全部實繳資本額,包括經有關部門批準,外商用于擴大再生產、發展企業規模或補充基本建設資金不足而投入的追加資金,即外方已投入到企業的實際資本金。

內資投資額:指報告期末內資企業經工商等部門批準并簽有正式協議、合同上表明的投資總額,包括現匯、實物和技術等。

注:該指標考察加工區招商引資總體規模。

5. 批準企業實際平均到位投資金額=期末批準企業實際到位投資金額/期末批準企業數

批準企業實際到位投資金額:參見指標4解釋。

期末批準企業數:參見指標3解釋。

注:該指標考察加工區招商引資的企業質量和發展潛力。

6. 單位面積投資密度=批準企業實際到位投資金額/期末封關驗收面積

批準企業實際到位投資金額:參見指標4中解釋。

封關驗收面積:參見指標1的解釋。

注:該指標考察加工區招商引資土地集約化利用績效。

7. 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產出率=當期增加值/期末固定資產投資額歷年累計

增加值:指在報告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通過勞動所創造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反映投資企業在出口加工區新創造的價值。在實際核算中,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目前常用的方法為支出法,即:增加值=各類稅收收入總額+企業利潤總額+勞動報酬總額+固定資產折舊總額。

固定資產投資額: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總稱。

注:該指標考察加工區固定資產投資回報績效。

8. 單位面積實現增加值=當期增加值/期末實際封關驗收面積

增加值:參見指標7中解釋。

實際封關驗收面積:參見指標1中解釋。

注:該指標考察土地資源集約化經營效績。

9. 單位標準煤實現增加值=當期增加值/當期綜合能源消費量

增加值:參見指標7中解釋。

綜合能源消費量:指在報告期內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費的各種能源的總和。計算綜合能源消費量時,需要先將使用的各種能源折算成標準煤(噸)后再進行計算。

注:該指標考察加工區節能降耗水平。

10. 單位面積實現進出口額=當期進出口額/期末實際封關驗收面積

進出口額:指在報告期內企業進口額(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企業運往境外的商品、產品等貨物的金額)和出口額(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企業從境外運入的商品、產品等貨物的金額)的合計數。以海關總署統計司對外發布數據為準。

實際封關驗收面積:參見指標1中解釋。

注:該指標考察加工區經濟運行績效。

11. 單位面積實現出口額=當期出口額/期末實際封關驗收面積

出口額:指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企業運往境外的商品、產品等貨物的金額。以海關總署統計司對外發布數據為準。

實際封關驗收面積:參見指標1中解釋。

注:該指標考察加工區經濟運行績效。

12. 投產企業平均出口額=當期出口額/期末已投產企業數

出口額:參見指標10中解釋。

已投產企業:參見指標3中解釋。

注:該指標考察區內企業經濟運行績效。

13. 從業人員人均出口額=當期出口額/期末從業人員

出口額:參見指標10中解釋。

期末從業人員:指報告期末在企業工作并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全部人員,包括在企業工作的外方人員和港澳臺方人員、兼職人員、再就業的離退休人員、借用的外單位人員和第二職業者。

注:該指標考察區內企業技術密集程度。

14. 占所在省(區市)加工貿易進出口比重=當期出口加工區加工貿易進出口額/所在省(區市)加工貿易進出口額

注:該指標考察該加工區在所在省(區市)加工貿易中的地位。

15. 物流企業營業收入=當期出口加工區內物流企業完成的營業收入。

物流企業營業收入:指在報告期內在貨物流通領域開展業務的企業通過經營服務活動所取得的全部營業收入。主要包括商品分撥、配送、倉儲、貨運、代理以及為其配套服務的第三方物流的營業收入。

注:該指標考察加工區拓展物流功能后的績效。

16. 單位面積提供就業崗位=期末從業人員/期末實際封關驗收面積

期末從業人員:參見指標13中解釋。

實際封關驗收面積:參見指標4中解釋。

注:該指標考察加工區對社會的貢獻。

17. 單位面積綜合稅收=當期綜合稅收總額/期末封關驗收面積

綜合稅收總額:指在報告期內稅務部門征收的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收總合。不含海關征收的關稅和進口環節稅。

封關驗收面積:參見指標1中解釋。

注:該指標考察加工區的社會貢獻和“造血”功能。

2007年測評結果

歷年數據測評結果(截至2007.12)

2007年“基礎建設”評價排名及其得分

平均分:

69.44

排名

出口加工區名稱

綜合測評得分

1

江蘇無錫

240.30

2

江蘇昆山

150.66

3

山東威海

134.84

4

四川成都

127.07

5

廣東廣州

103.91

6

福建廈門

102.08

7

天津

96.95

8

北京天竺

94.11

9

河南鄭州

93.28

10

上海松江

91.77

11

上海漕河涇

86.77

12

浙江杭州

81.76

13

山東青島

81.66

14

江蘇蘇州高新

69.74

15

陜西西安

67.14

16

江蘇南通

65.14

17

山東煙臺

64.82

18

江蘇連云港

63.74

19

上海青浦

62.58

20

浙江寧波

62.39

21

上海閔行

61.49

22

廣西北海

59.63

23

山東濰坊

59.22

24

廣東深圳

57.56

25

江蘇南京

55.18

26

遼寧大連

51.69

27

河北秦皇島

51.20

28

新疆烏魯木齊

42.15

29

山東濟南

36.95

30

湖北武漢

36.59

31

上海金橋

36.44

32

重慶

32.79

33

江蘇南京(南區)

32.03

34

吉林琿春

28.50

35

江蘇鎮江

24.34

36

安徽蕪湖

17.18

37

江蘇揚州

14.04

38

浙江慈溪

0.80

注:“基礎建設”評分平均分為69.44,有14家出口加工區得分超過平均分


歷年數據測評結果(截至2007.12)

2007年“運行績效”評價排名及其得分

平均分:

76.47

排名

出口加工區名稱

綜合測評得分

1

江蘇昆山

400.91

2

上海松江

349.32

3

上海漕河涇

294.14

4

江蘇無錫

246.92

5

陜西西安

174.76

6

浙江杭州

166.91

7

天津

160.84

8

四川成都

130.46

9

廣東深圳

106.65

10

江蘇南京(南區)

86.05

11

浙江寧波

83.36

12

廣東廣州

77.87

13

重慶

64.26

14

廣西北海

62.25

15

山東威海

61.56

16

遼寧大連

57.11

17

山東青島

45.34

18

福建廈門

43.11

19

山東煙臺

34.00

20

江蘇南通

30.37

21

上海閔行

28.61

22

河南鄭州

27.00

23

北京天竺

22.22

24

江蘇蘇州高新

20.15

25

安徽蕪湖

19.89

26

上海金橋

19.44

27

山東濟南

18.65

28

上海青浦

16.75

29

吉林琿春

10.38

30

江蘇連云港

10.28

31

湖北武漢

9.93

32

河北秦皇島

7.94

33

新疆烏魯木齊

5.76

34

江蘇南京

5.40

35

江蘇鎮江

5.40

36

山東濰坊

1.63

37

江蘇揚州

0.20

38

浙江慈溪

0.00

注:“運行績效”評分平均分為76.47,有12家出口加工區得分超過平均分


歷年數據測評結果(截至2007.12)

2007年綜合評價排名及其得分

平均分:

145.90

排名

出口加工區名稱

綜合測評得分

1

江蘇昆山

551.58

2

江蘇無錫

487.22

3

上海松江

441.09

4

上海漕河涇

380.91

5

天津

257.79

6

四川成都

257.54

7

浙江杭州

248.67

8

陜西西安

241.89

9

山東威海

196.40

10

廣東廣州

181.78

11

廣東深圳

164.21

12

浙江寧波

145.74

13

福建廈門

145.18

14

山東青島

127.01

15

廣西北海

121.88

16

河南鄭州

120.28

17

江蘇南京(南區)

118.09

18

北京天竺

116.33

19

遼寧大連

108.80

20

山東煙臺

98.82

21

重慶

97.05

22

江蘇南通

95.52

23

上海閔行

90.11

24

江蘇蘇州高新

89.89

25

上海青浦

79.33

26

江蘇連云港

74.02

27

山東濰坊

60.85

28

江蘇南京

60.58

29

河北秦皇島

59.13

30

上海金橋

55.89

31

山東濟南

55.60

32

新疆烏魯木齊

47.92

33

湖北武漢

46.53

34

吉林琿春

38.88

35

安徽蕪湖

37.07

36

江蘇鎮江

29.74

37

江蘇揚州

14.24

38

浙江慈溪

0.80

注:綜合評分平均分為145.90,有13家出口加工區得分超過平均分


歷年數據測評結果(截至2007.12)

2007年分批次評價(第一批)排名及其得分

平均分:

187.91

排名

出口加工區名稱

綜合測評得分

1

江蘇昆山

551.58

2

上海松江

441.09

3

天津

257.79

4

四川成都

257.54

5

浙江杭州

248.67

6

山東威海

196.40

7

廣東廣州

181.78

8

廣東深圳

164.21

9

福建廈門

145.18

10

北京天竺

116.33

11

遼寧大連

108.80

12

山東煙臺

98.82

13

重慶

97.05

14

上海金橋

55.89

15

湖北武漢

46.53

16

吉林琿春

38.88

2007年分批次評價(第二批)排名及其得分

平均分:

169.55

1

江蘇無錫

487.22

2

陜西西安

241.89

3

浙江寧波

145.74

4

河南鄭州

120.28

5

江蘇南通

95.52

6

河北秦皇島

59.13

7

安徽蕪湖

37.07

2007年分批次評價(第三批及以后批次)排名及其得分

平均分:

90.06

1

上海漕河涇

380.91

2

山東青島

127.01

3

廣西北海

121.88

4

江蘇南京(南區)

118.09

5

上海閔行

90.11

6

江蘇蘇州高新

89.89

7

上海青浦

79.33

8

江蘇連云港

74.02

9

山東濰坊

60.85

10

江蘇南京

60.58

11

山東濟南

55.60

12

新疆烏魯木齊

47.92

13

江蘇鎮江

29.74

14

江蘇揚州

14.24

15

浙江慈溪

0.80


歷年數據測評結果(截至2007.12)

2007年綜合評價(東部地區)排名及其得分

平均分:

156.39

排名

出口加工區名稱

綜合測評得分

1

江蘇昆山

551.58

2

江蘇無錫

487.22

3

上海松江

441.09

4

上海漕河涇

380.91

5

天津

257.79

6

浙江杭州

248.67

7

山東威海

196.40

8

廣東廣州

181.78

9

廣東深圳

164.21

10

浙江寧波

145.74

11

福建廈門

145.18

12

山東青島

127.01

13

江蘇南京(南區)

118.09

14

北京天竺

116.33

15

遼寧大連

108.80

16

山東煙臺

98.82

17

江蘇南通

95.52

18

上海閔行

90.11

19

江蘇蘇州高新

89.89

20

上海青浦

79.33

21

江蘇連云港

74.02

22

山東濰坊

60.85

23

江蘇南京

60.58

24

河北秦皇島

59.13

25

上海金橋

55.89

26

山東濟南

55.60

27

江蘇鎮江

29.74

28

江蘇揚州

14.24

29

浙江慈溪

0.80

2007年綜合評價(中西部地區)排名及其得分

平均分:

112.12

1

四川成都

257.54

2

陜西西安

241.89

3

廣西北海

121.88

4

河南鄭州

120.28

5

重慶

97.05

6

新疆烏魯木齊

47.92

7

湖北武漢

46.53

8

吉林琿春

38.88

9

安徽蕪湖

37.07


附件3: 2008年上半年測評結果

歷年數據測評結果(截至2008.06)

2008年上半年綜合評價排名及其得分(平均分:163.07)

排名

出口加工區名稱

綜合測評得分(滿分1000)

1

江蘇昆山

542.37

2

江蘇無錫

517.67

3

上海漕河涇

478.88

4

上海松江

447.94

5

四川成都

334.99

6

陜西西安

245.25

7

浙江杭州

235.21

8

天津

218.79

9

廣東廣州

207.93

10

江蘇南京(南區)

197.73

11

山東威海

192.77

12

廣東深圳

192.23

13

廣西北海

190.82

14

山東青島

185.14

15

江蘇蘇州高新

178.03

16

浙江寧波

169.54

17

山東煙臺

150.25

18

福建廈門

146.77

19

北京天竺

126.09

20

上海金橋

114.87

21

河南鄭州

114.21

22

遼寧大連

112.38

23

安徽蕪湖

104.16

24

上海閔行

100.77

25

江蘇南通

99.57

26

上海青浦

96.95

27

重慶

95.48

28

湖北武漢

93.80

29

山東濰坊

85.66

30

江蘇連云港

81.16

31

新疆烏魯木齊

70.17

32

山東濟南

68.57

33

江蘇南京

66.93

34

江蘇揚州

64.50

35

河北秦皇島

61.47

36

吉林琿春

45.76

37

江蘇鎮江

36.54

38

山東青島西海岸

26.31

39

福建福州

23.18

40

浙江慈溪

1.86

注:綜合評分平均分為163.07,有16家出口加工區得分超過平均分


歷年數據測評結果(截至2008.06)

2008年上半年“基礎建設”評價排名及其得分(平均分:78.74)

排名

出口加工區名稱

綜合測評得分(滿分300)

1

江蘇無錫

252.88

2

江蘇昆山

164.34

3

四川成都

161.46

4

上海漕河涇

146.36

5

山東威海

131.42

6

江蘇蘇州高新

118.53

7

廣西北海

115.44

8

上海松江

109.51

9

山東煙臺

103.75

10

山東青島

102.94

11

福建廈門

102.41

12

浙江杭州

99.84

13

北京天竺

97.86

14

廣東廣州

97.34

15

河南鄭州

90.47

16

天津

77.41

17

湖北武漢

77.13

18

廣東深圳

76.13

19

上海金橋

73.06

20

江蘇南通

70.33

21

陜西西安

70.09

22

江蘇連云港

69.94

23

浙江寧波

67.69

24

新疆烏魯木齊

63.96

25

山東濰坊

63.18

26

上海閔行

61.85

27

江蘇南京

60.45

28

上海青浦

57.65

29

河北秦皇島

52.79

30

遼寧大連

52.74

31

江蘇南京(南區)

37.01

32

山東濟南

36.64

33

江蘇鎮江

31.55

34

重慶

31.35

35

吉林琿春

31.25

36

山東青島西海岸

25.99

37

福建福州

23.18

38

江蘇揚州

21.44

39

安徽蕪湖

20.44

40

浙江慈溪

1.86

注:“基礎建設”評分平均分為78.74,有15家出口加工區得分超過平均分


2008年上半年“運行績效”評價排名及其得分(平均分:84.33)

排名

出口加工區名稱

綜合測評得分(滿分700)

1

江蘇昆山

378.03

2

上海松江

338.43

3

上海漕河涇

332.53

4

江蘇無錫

264.79

5

陜西西安

175.16

6

四川成都

173.53

7

江蘇南京(南區)

160.72

8

天津

141.38

9

浙江杭州

135.37

10

廣東深圳

116.10

11

廣東廣州

110.59

12

浙江寧波

101.84

13

安徽蕪湖

83.72

14

山東青島

82.20

15

廣西北海

75.37

16

重慶

64.14

17

山東威海

61.35

18

遼寧大連

59.65

19

江蘇蘇州高新

59.50

20

山東煙臺

46.50

21

福建廈門

44.36

22

江蘇揚州

43.05

23

上海金橋

41.80

24

上海青浦

39.30

25

上海閔行

38.92

26

山東濟南

31.94

27

江蘇南通

29.24

28

北京天竺

28.23

29

河南鄭州

23.75

30

山東濰坊

22.48

31

湖北武漢

16.67

32

吉林琿春

14.50

33

江蘇連云港

11.22

34

河北秦皇島

8.69

35

江蘇南京

6.48

36

新疆烏魯木齊

6.20

37

江蘇鎮江

4.99

38

山東青島西海岸

0.32

39

福建福州

0.00

40

浙江慈溪

0.00

注:“運行績效”評分平均分為84.33,有12家出口加工區得分超過平均分


歷年數據測評結果(截至2008.06)

2008年上半年分批次評價(第一批)排名及其得分(平均分:203.60)

排名

出口加工區名稱

綜合測評得分

1

江蘇昆山

542.37

2

上海松江

447.94

3

四川成都

334.99

4

浙江杭州

235.21

5

天津

218.79

6

廣東廣州

207.93

7

山東威海

192.77

8

廣東深圳

192.23

9

山東煙臺

150.25

10

福建廈門

146.77

11

北京天竺

126.09

12

上海金橋

114.87

13

遼寧大連

112.38

14

重慶

95.48

15

湖北武漢

93.80

16

吉林琿春

45.76

2008年上半年分批次評價(第二批)排名及其得分(平均分:187.41)

1

江蘇無錫

517.67

2

陜西西安

245.25

3

浙江寧波

169.54

4

河南鄭州

114.21

5

安徽蕪湖

104.16

6

江蘇南通

99.57

7

河北秦皇島

61.47

2008年上半年分批次評價(第三批及以后批次)排名及其得分(平均分:114.89)

1

上海漕河涇

478.88

2

江蘇南京(南區)

197.73

3

廣西北海

190.82

4

山東青島

185.14

5

江蘇蘇州高新

178.03

6

上海閔行

100.77

7

上海青浦

96.95

8

山東濰坊

85.66

9

江蘇連云港

81.16

10

新疆烏魯木齊

70.17

11

山東濟南

68.57

12

江蘇南京

66.93

13

江蘇揚州

64.50

14

江蘇鎮江

36.54

15

山東青島西海岸

26.31

16

福建福州

23.18

17

浙江慈溪

1.86


歷年數據測評結果(截至2008.06)

2008年上半年綜合評價(東部地區)排名及其得分(平均分:168.65)

排名

出口加工區名稱

綜合測評得分

1

江蘇昆山

542.37

2

江蘇無錫

517.67

3

上海漕河涇

478.88

4

上海松江

447.94

5

浙江杭州

235.21

6

天津

218.79

7

廣東廣州

207.93

8

江蘇南京(南區)

197.73

9

山東威海

192.77

10

廣東深圳

192.23

11

山東青島

185.14

12

江蘇蘇州高新

178.03

13

浙江寧波

169.54

14

山東煙臺

150.25

15

福建廈門

146.77

16

北京天竺

126.09

17

上海金橋

114.87

18

遼寧大連

112.38

19

上海閔行

100.77

20

江蘇南通

99.57

21

上海青浦

96.95

22

山東濰坊

85.66

23

江蘇連云港

81.16

24

山東濟南

68.57

25

江蘇南京

66.93

26

江蘇揚州

64.50

27

河北秦皇島

61.47

28

江蘇鎮江

36.54

29

山東青島西海岸

26.31

30

福建福州

23.18

31

浙江慈溪

1.86

2008年上半年綜合評價(中西部地區)排名及其得分(平均分:143.85)

1

四川成都

334.99

2

陜西西安

245.25

3

廣西北海

190.82

4

河南鄭州

114.21

5

安徽蕪湖

104.16

6

重慶

95.48

7

湖北武漢

93.80

8

新疆烏魯木齊

70.17

9

吉林琿春

45.76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