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天堂,亚洲免费电影毛片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女优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江蘇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新聞發布會
時間:2024-03-19 19:19??來源: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魏赟(省政府辦公廳新聞協調處處長):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發布會。加快專利轉化運用,有利于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對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發揮著重要作用。最近,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江蘇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了我省專利轉化運用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經省領導同意,今天我們召開省政府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負責人介紹解讀《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并回答記者朋友們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支蘇平女士,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袁靖宇先生,省科技廳副廳長倪菡憶女士,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星先生,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江蘇監管局二級巡視員周盛武先生。我是省政府辦公廳新聞協調處魏赟。

首先,請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支蘇平女士介紹情況。

支蘇平(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借此機會,我代表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對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江蘇知識產權工作表示衷心感謝!

促進專利轉化運用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構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實施的《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經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實施方案》。下面,我就《實施方案》的制定背景、主要內容、特色亮點和推進舉措作簡要介紹。

一、《實施方案》制定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要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加快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李強總理指出,知識產權制度是激勵創新的催化劑、經濟發展的加速器,要加強專利轉化運用研究,推動一批專利實現產業化。2023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行動方案》,從大力推進專利產業化、加快專利價值實現,打通轉化關鍵堵點、激發運用內生動力,培育知識產權要素市場、構建良好服務生態等三個方面加強部署,著力推動專利產業化,促進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始終把知識產權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加以謀劃,放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大局去部署,高位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全省知識產權頂層設計不斷加強。“十四五”以來,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江蘇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2021-2035年)》《江蘇省“十四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關于高標準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等,將知識產權工作納入省級督查檢查考核計劃和督查激勵范圍。省人大還頒布了《江蘇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進一步加強了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統籌推進力度。在今年新一輪機構改革中,省委將省知識產權局由部門管理機構調整為省政府直屬機構,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各有關部門單位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我省“五區五高”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各項工作取得新的積極進展,走在全國前列。截至2023年底,全省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2.1件,連續8年保持全國省區第一,先后承擔國家18項知識產權領域改革試點,32項成果舉措在全國復制推廣,連續三年在中央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中獲優秀等次,連續兩年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省知識產權工作還存在專利轉化率偏低、高校與企業信息溝通不暢、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迫切需要通過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破解制約知識產權高效益運用的瓶頸。

此次省政府辦公廳制定印發《實施方案》,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是我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知識產權工作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是認真落實國務院《行動方案》總體部署的實際行動;也是我省緊扣“因地制宜”重大要求,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高質量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助力全省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優化的重要內容,對我省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具有重要意義。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內容:

一是工作目標。提出到2025年,江蘇基本建成資源配置效率高、要素市場活力強、配套服務供給足、利益共享機制優的專利轉化運用體系,為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撐。確定了涉及專利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800億元、備案認定的專利密集型產品年產值達1000億元、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17%等三個具體定量指標。

二是主要任務。提出四個方面15條具體任務。第一方面,提升專利質量,夯實專利轉化運用基礎。包括盤活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培優專利產出增量、突出專利質量目標導向等3項任務。第二方面,打通關鍵堵點,完善專利轉化運用機制。包括深化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優化專利轉化運用利益分配、建立專利轉化運用信息共享機制和聲明制度、健全盡職免責和容錯機制等4項任務。第三方面,賦能實體經濟,提升專利轉化運用實效。包括著力打造專利密集型企業、發展壯大專利密集型產業等2項任務。第四方面,強化支撐保障,激發專利轉化運用活力。包括加快建設專利轉化運用平臺、加強專利轉化運用人才培養、推進多元化知識產權金融支持、強化專利轉化運用配套服務、加強促進轉化運用的知識產權保護、深化專利轉化運用開放合作等6項任務。

三是保障措施。提出加強組織實施、加大資金支持、強化績效考核、營造良好環境四方面保障措施,明確了成立跨部門專項行動工作專班、落實相關稅費優惠政策、建立完善相關數據統計監測機制、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等具體措施。

三、特色亮點

省委、省政府領導對促進專利轉化運用工作高度重視,多次作出批示、提出具體要求,為形成具有江蘇特點的任務舉措明確了思路。此次《實施方案》的特色亮點,具體體現為“三個突出”。

一是突出質量導向。將提升專利質量作為推動專利轉化運用的基礎性工作,提出培優專利產出增量,淡化考核評價中數量要求,強化質量源頭治理等目標任務。

二是突出機制創新。聚焦制約專利轉化運用的堵點難點問題,特別是機制障礙性問題,提出建立專利轉化運用發布機制、推進賦權改革試點、實施專利聲明制度、優化利益分配、完善容錯糾錯機制等機制創新。

三是突出轉化實效。將專利轉化運用的實效體現在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聚焦我省“1650”現代化產業體系和“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提出建設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實施產業專利導航工程、培育和壯大專利密集型企業和產業、加大“蘇知貸”金融產品投放力度等務實舉措,提高了方案的實效性。

四、推進舉措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省知識產權局將會同省有關部門單位扎實推進《實施方案》宣貫落實工作,確保我省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

一是廣泛宣傳發動。采取多種方式把《實施方案》相關內容宣傳好解讀透,加快形成省市縣、校企服共同推進專利轉化運用的強大合力,營造全社會支持和促進專利轉化運用的濃厚氛圍。

二是狠抓工作落實。聚焦關鍵任務,細化落實舉措,制定出臺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推進措施,扎實開展各項工作,穩妥有序高效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

三是強化統計監測。加強專利轉化運用相關數據統計監測,建立定期通報機制和轉化運用效果監測評估制度,確保圓滿完成《實施方案》既定目標任務。

最后,希望各位媒體朋友繼續關心支持江蘇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多宣傳、多提寶貴意見,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參與。我就先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魏赟(省政府辦公廳新聞協調處處長):謝謝支蘇平局長。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記者朋友可以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提問前請說明供職于哪一家媒體。

新華網記者:江蘇科教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具有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環境,江蘇高校專利授權量長期位居全國前列,想問一下省教育廳,對推動這些專利轉化運用有何具體舉措?

袁靖宇(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謝謝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省教育廳和全省高校堅持“科技成果只有轉化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的理念,從三個方面著手,推動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加快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一)深化高校科技改革,激發高校創新創業活力。一是擴大高校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試點改革范圍,細化賦權程序,激發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動力;二是完善職務科技成果資產管理機制,探索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機制,消除科研人員、管理人員科技成果轉化顧慮;三是深化高校科研評價機制改革,強化成果轉化應用導向,引導高校科研人員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科技成果轉化。

(二)開展高校科技創新“策源行動”,提升高校成果源頭質量。一是鼓勵高校探索實踐“應用基礎研究特區”,實施“強基計劃”和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提升高校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二是加快推進高價值專利培育轉化,鼓勵高校牽頭企業組建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提升專利源頭質量,加速構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高價值專利培育機制;三是加快建設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構建以國家和省實驗室為引領、全國重點實驗室為基干、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重大科研設施等為支撐的高校科技平臺矩陣。

(三)完善教育界與企業界對話對接機制,突出產業需求應用導向。一是鼓勵高校牽頭龍頭企業共同梳理產業鏈技術需求清單,提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和技術難題;二是支持高校聯合創新型領軍企業,聚焦產業領域布局建設任務牽引型創新聯合體,圍繞企業需求開展定向研發和聯合攻關;三是瞄準“產業強鏈”所需,持續推進高校加強“產業教授”“科技副總”“科技鎮長團”等選派工作,推動校企人才跨界的“雙向流動”。謝謝!

光明日報記者:開展專利對接是打通專利供給端和需求端堵點的有效措施,這次《實施方案》提出要廣泛開展對接活動,請問,省知識產權局有哪些具體考慮和具體措施?

支蘇平(省知識產權局局長):謝謝您的提問。大家都知道,高校院所專利在企業轉化實施的數量是檢驗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成效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省知識產權局把廣泛開展專利對接活動,暢通高校院所與企業之間信息資源,作為推進專利產業化、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抓手,從供給側、需求側兩方面著力,充分調動高校、企業和服務機構多方積極性,切實回答好“對接什么”“誰來對接”“如何對接”三個問題。

一是構建專利轉讓資源庫,回答好“對接什么”的問題。按照“先校后企”工作思路,在高校院所存量專利盤點的基礎上,進一步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依據企業研發方向和產業發展趨勢,將相關專利智能化匹配到企業,并引導企業針對性提出技術改進需求和產學研合作意愿,將具有較好市場前景且能夠轉化運用的專利篩選出來,梳理形成“可轉讓專利資源庫”,并在各類知識產權運營交易平臺上發布共享,夯實專利對接活動的基礎。

二是加強服務平臺建設,回答好“誰來對接”的問題。開展專利對接活動,需要在高校院所和企業之間搭建起一座信息暢通、供需匹配的“橋梁”。近年來,省知識產權局圍繞“1650”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持建設15個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圍繞產業創新需求開展專利運營服務。我們將加強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布局,力爭實現主要產業鏈“全覆蓋”,支持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組織技術經紀人、專利代理師等專業團隊,深入企業挖掘技術創新需求,分析產業專利發展態勢,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開展專利收儲、二次開發、概念驗證、供需對接等服務,為專利對接活動提供支撐。

三是分類開展對接活動,回答好“如何對接”的問題。按照專利技術市場化前景不同,分層次、分類型開展對接活動。對產業化潛力較強的專利,組織企業、投融資機構、服務機構,開展產業專場路演、交易、拍賣、展示活動,實現專利快速轉化;對市場前景好但技術尚不成熟的專利,組織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專利轉化運用服務機構,利用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概念驗證中心等平臺,進行二次開發、中試熟化,加快專利產業化進程;對于重點產業的高價值專利,支持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會同高校院所組建專利池和專利組合,形成完整系統的技術解決方案,集中許可給企業實施,提高專利轉化運用效率。同時,建立服務平臺對接的長效機制。

下一步,省知識產權局將加大與教育、科技、工信等部門的合作協同力度,扎扎實實開展專利對接活動,讓全省廣大中小企業通過專利轉化運用實現創新發展。謝謝。

微博江蘇記者:專利轉化運用的主戰場在產業、主角是企業。企業轉化運用能力提升,才能有效形成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請問省工信廳,在培育打造專利密集型企業和培育專利密集型產業方面有哪些打算?

張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感謝您對江蘇制造業的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必然要發展專利密集型產業,必然要壯大專利密集型企業隊伍。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培育專利密集型產業和企業,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推進。

一是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專利密集,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顯著特征。我們將實施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專項行動,以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統攝和引領50條重點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增強10個專利密集的國家級集群輻射帶動效應,“一群一策”實施培育提升方案,加快打造新型電力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紡織、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等5個世界一流,新材料、物聯網、半導體、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5個國際先進,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通信、軟件與信息服務、新興數字產業、節能環保、新型食品等6個全國領先的“556”集群方陣。

二是強化創新載體建設。運行有效的創新載體,是高價值專利的源頭。我們將深入推進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點-鏈-面”結合的產業創新載體建設,全年新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0家以上。圍繞船舶工業軟件、光伏、動力電池、北斗衛星導航等產業鏈重點領域培育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布局建設一批中試和應用驗證平臺,推動產業鏈共性技術研發和專利輸出轉化。

三是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群體。企業是我省專利的產出大戶,也是專利轉化運用的沃土。我們將制定《制造業領航企業培育方案》,建立領航企業遴選培育機制,整合集成要素資源,形成領航企業培育合力,爭創一批國家級制造業領航企業。評定首批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200家。促進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4年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0家以上,爭創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0家以上。

四是持續強化產業人才支撐。堅持把人才隊伍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第一資源,突出高端引領、基礎支撐、引育并舉。精準引進產業科技創新尖端人才,發揮工信部門熟悉產業、貼近企業優勢,扎實抓好國家和省級重點引才計劃,幫助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引進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有望突破“卡脖子”難題或開辟產業發展新賽道的尖端人才,力爭國家引才計劃入選數保持全國領先、省級計劃工信領域入選項目繼續占優。推動龍頭企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高校院所等創新資源,組建一批人才攻關聯合體。

省工信廳將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決策部署,加快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專利布局和轉化,提升專利轉化運用實效,奮力推動我省新型工業化走在前、做示范。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省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前不久我省發布了《關于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任務“揭榜選題”的通知》,進一步推進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實施方案》也明確了“深化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任務,請介紹下賦權改革試點有關情況。

倪菡憶(省科技廳副廳長):首先感謝記者的提問。高校、科研院所利用財政資金取得的技術類知識產權,是職務科技成果的重要形式。為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熱情,促進科技成果加快轉化,2020年國家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我省南京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省產業技術研究院4家單位獲批列入試點,探索“先使用后付費”“先確權后轉化”“賦權+權益讓渡”“撥投結合”等一批多樣化賦權模式,取得積極成效。試點期內,4家試點單位共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90項,合同產生金額2.1億元,作價投資金額超4億元。在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又分別獲批承擔了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發布的“以事前約定收益為基礎的職務科技成果協同轉化模式”“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機制”“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等國家全面創新改革任務。

在全面總結前期4家單位參與國家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我省在更大范圍內推進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去年底,省科技廳等8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的通知》,并配套印發《江蘇省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指引》,在賦權范圍及條件、實施內容、賦權程序、賦權轉化、激勵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面向全省高校、科研機構和醫療衛生機構,遴選了南京林業大學、省農科院、省中醫院等14家單位,支持他們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在國有資產單列管理、橫向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盡職免責、分配機制等方面進行積極改革探索,著力破解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的政策瓶頸,進一步打通機制壁壘,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促進專利轉化運用,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我就回答這些,再次感謝記者朋友。

江蘇經濟報記者:《實施方案》提出“推進多元化知識產權金融支持”。請問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江蘇監管局,我們圍繞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目前成效如何?

周盛武(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江蘇監管局二級巡視員):謝謝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江蘇監管局高度重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自2021年起,連續三年開展服務新發展格局“四保障六提升”行動,2023年會同相關部門開展“科技金融深化年”活動、印發深化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服務指導意見,均將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作為重要內容,引導支持銀行保險機構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險服務,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和保護。

一是積極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我局會同省科技廳、工信廳、知識產權局推進全省10.38萬戶科技企業名單信息共享,包括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業等,推動銀行機構常態化開展走訪對接。聯合省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做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銀企對接的通知》,按照“小范圍、多批次”原則,分區域、分行業、分機構開展銀企對接活動,精準解決企業融資需求。組織轄內銀行機構梳理匯集126個針對性強、適配度高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產品,如“云知貸”“知識貸”“知惠貸”等,推出“科技型企業信貸產品便捷通”,企業掃碼即可一站式查閱、咨詢和辦理融資及各類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末,我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余額180.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2%,當年累放貸款金額、戶數均居于全國前列。

二是大力支持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線上辦理試點。2022年,我省成為全國首批無紙化線上辦理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的試點省份,我局指導推動試點銀行機構積極創新產品和服務,為創新型企業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今年1月,我局聯合省知識產權局,進一步擴大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線上無紙化辦理試點范圍,將全流程無紙化辦理的試點銀行擴大到省內所有銀行機構,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質押登記便利度。

三是鼓勵創新知識產權保險業務險種。我局鼓勵保險機構加大創新力度,先后推出科技項目研發費用損失保險、研發中斷保險,健全知識產權被侵權損失保險、侵權責任保險等業務,有效分散企業研發風險。轄內保險機構還先后落地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險”“數據知識產權被侵權損失保險”“知識產權海外維權保險”等創新性險種,為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保護提供保險保障。

下一步,我局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要求,指導銀行保險機構落實好《實施方案》,持續創新和優化與知識產權相關的金融產品與服務,為江蘇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貢獻金融力量。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魏赟(省政府辦公廳新聞協調處處長):記者朋友們,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發布會就開到這里,會后還可以進行單獨采訪。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散會。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