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2025屆高校畢業生早就業、就好業,日前,泰州市發布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十大舉措。
強化實名制動態管理。8月底前,人社部門與畢業生至少通一次話、見一次面、上一次門,全面精準摸清畢業生生活現狀、就業意愿和培訓需求,建立實名制數據庫和跟蹤服務臺賬,實時掌握每一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
全面落實“1131”工作機制。為每一名畢業生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講、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全力幫助畢業生就業。
舉辦系列引才招聘活動。根據畢業生的求職需求,舉辦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通過“泰愛才”等現場招聘,讓畢業生和企業面對面無縫對接;通過網絡招聘平臺,向畢業生不間斷推送崗位信息;通過直播帶崗等方式,促進人崗高效匹配。
全力推動就近就地就業。組織基層人社就業服務專員“一對一”掛鉤聯系畢業生,根據畢業生就業愿望和當地企業招聘需求,制定“一人一策一方案”,推動畢業生盡早盡快就近就業。
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面向有創業意愿的畢業生,實施創業事項集成辦,提供培訓、場地、政策等全周期服務,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帶動就業補貼和貼息創業貸款。
引導畢業生多渠道就業。組建人社系統“敢為服務隊”,精準匹配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用工需求和畢業生就業意向,組織送人入崗、薦才入企;加大各層各級事業單位和國企招聘力度,籌集更多“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崗位,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鼓勵畢業生利用網絡直播、電商帶貨等多形式靈活就業,并按規定享受社保補貼。
做好做實就業擺渡人。有針對性地組織全市500家見習基地提供1萬個優質見習崗位,通過就業見習提升就業能力,做好就業前充分準備,確保見習留用60%以上。
實施“技能照亮前程”計劃。結合企業崗位技能需求,定向組織有培訓需求的畢業生參加緊缺工種專項技能培訓,確保“應培盡培”,通過技能提升促進更高質量就業。
落細落實各類就業政策。按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快申快享”模式,用足用好穩崗返還等各項促進就業補貼及“青年和人才8條”等惠企惠才政策,有效降低用工成本,鼓勵用人單位多招離校畢業生。
持續提供更多優質崗位。聚焦以“大海新晨”為標志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面向“8+13+X”重點產業鏈、重點園區、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運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結合高校畢業生就業方向,廣泛摸排崗位需求,動態發布畢業生就業崗位2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