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徐州市立足本地山水資源與田園風光,以農文旅深度融合為抓手,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推動鄉村振興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已建成121個和美鄉村、89個特色田園鄉村及27個國家級省市旅游重點村鎮,探索出多元化融合發展模式,為鄉村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特色產業培育方面,徐州堅持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推動“一村一品”格局加速形成。各地通過生態修復與業態創新,讓閑置資源煥發新活力。豐縣華山鎮渠樓村對廢棄坑塘整治后發展垂釣項目,帶動自摘園、農家樂等業態興起,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銅山區柳泉鎮北村村將廢棄礦坑改造為漁村主題公園,打造集賞花、游湖、采摘于一體的休閑目的地;睢寧縣嵐山鎮丁山村探索“旅游+中草藥種植”模式,既美化環境又壯大集體經濟;徐州經開區徐莊鎮通過“互聯網+農業”直播帶貨,拓寬農產品銷路的同時帶動鄉村旅游熱度提升。
針對鄉村旅游資源“散、小、弱”的現狀,徐州以“串珠成鏈”思路推動資源整合與全域聯動。2025年以來,以“鄉村有約 樂游徐州”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消費季率先啟動,推出9條涵蓋名人足跡、地道美食、非遺體驗等主題的線路,提供“菜單式”選擇;徐州市農業農村局同步推出7條年度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突破“景點拼盤”模式,串聯現代產業園、古村落、生態帶,構建深度體驗鏈。同時,完善“吃住行游購娛”配套,賈汪區磨石塘“炒雞一條街”、沛縣漢源街道韓樓村民宿等項目,讓游客“愿意來、留得住、玩得盡興”。
農文旅融合的紅利持續惠及農民,帶動增收致富成效顯著。新沂草橋鎮壩頭村村民通過孔雀養殖、研學體驗、農家樂等多元經營,年收入達四五十萬元;銅山區張集鎮梁堂村通過“古村活化”,將50多套破敗石屋改造為特色業態聚集區,“西梁酸奶屋”“樸人烘焙”等店鋪節假日銷售額可觀,2024年村集體收入較上年翻倍,2025年目標突破百萬元。各地通過產業嫁接、業態創新,讓更多農民吃上“旅游飯”,實現強村富民。
下一步,徐州將持續推動創意與生態、人文與科技深度融合,進一步釋放美麗鄉村潛能,讓農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寬,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