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江蘇財政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統籌中央和省級林業專項資金1.3億元,積極支持林草種苗事業發展,在推動全省種業創新、科學綠化和鄉村振興中充分發揮“四兩撥千斤”作用。
“我們今年獲得林木良種培育項目資金80萬元,主要用于購買肥料、花盆、基質等生產資料,以及種質資源收集與擴繁的支出等?!背J焓兴N薇屬省級種質資源建設項目負責人、蘇州市華冠園創園藝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姜正之告訴記者。公司自主培育的月季品種年均線上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在薔薇屬資源開發利用、商業化育種和線上營銷等方面均位居全國前列。財政的支持將助力公司加速種質資源的收集與創新研發進程,進一步擴大優良品種的繁育規模。
位于句容市的江蘇水木農景股份有限公司今年獲得44萬元的苗木補貼。公司負責人郁世軍介紹,江蘇發展薄殼山核桃(即碧根果)具有很大潛力。薄殼山核桃含油率高、品質優,是掛在樹上的油瓶子。2024年起,在省財政廳的支持下,省林業局開展“百萬林木良種進鄉村”公益行動,免費為全省造林綠化主體提供薄殼山核桃和楊樹良種壯苗,去年冬天及今年春天,共供應良種34萬株,惠及基層林農3000余人。
近年來,中央和省財政年均安排林木良種補貼資金約2600萬元,支持建設省級以上林木良種基地和種質資源55處,總面積約3萬畝,共選育新品種、良種400余個,收集保存林草種質資源5萬余份;年均培育良種苗木500萬株以上,提供農村臨時用工5萬余個,培訓林農3000余人次;支持建設省級苗木特色鎮、特色村11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