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天堂,亚洲免费电影毛片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女优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掃碼觀看
訪談完整視頻
嘉賓: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黨組書記兼省鐵路辦主任 吳永宏

摘要:

近年來,江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作為經濟的脈絡,交通為譜寫江蘇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注入了強勁動能。為便于廣大網友更好地了解江蘇交通運輸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我們邀請了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黨組書記兼省鐵路辦主任吳永宏做客江蘇省人民政府網在線訪談,與網友互動交流。

  •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黨組書記兼省鐵路辦主任 吳永宏
  • 嘉賓與主持人
主持人

推動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切實扛好經濟大省挑大梁責任。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由江蘇省人民政府網、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中國江蘇網和“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公眾號聯合推出的在線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宗祺。

“衣食住行,民生之本。”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這個“行”字——交通運輸。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不僅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橋梁,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黨組書記兼省鐵路辦主任吳永宏走進演播室,與我們一起交流。

吳永宏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說到交通運輸,從字面理解,可以把它概括為“交通”和“運輸”兩大方面。“交通”涵蓋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運輸”主要包括客運和貨運,一般是指人流和物流,我們的總愿景,就是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主持人

吳廳長,聽說咱們江蘇交通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能不能用幾個“硬核數據”讓網友感受下?

吳永宏

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交通強國,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習近平總書記賦予交通運輸“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歷史新定位,為交通運輸發展指明了方向。長期以來,江蘇交通發展走在全國前列,這里給大家列舉一些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達到5232公里,六車道以上高速占比達到49.1%,位列全國第二位;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里程超過1.3萬公里,一級公路占比79.1%,居全國之首,遠高于全國17.3%的平均水平。全省鐵路營業總里程4731公里,其中高速鐵路2594公里,居全國前列。

主持人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飽含著對江蘇發展的關心關懷和殷切期望,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倍受鼓舞、倍感振奮。想問問交通運輸部門有什么落實打算?

吳永宏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經濟大省要挑大梁,要求江蘇“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對交通部門來說,挑大梁就是要加快重大交通項目建設、促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我們將全面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北沿江、通蘇嘉甬等鐵路,建成蘇南運河二級航道,更好推動長三角地區互聯互通;加快發展公鐵水、海江河多式聯運,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更好服務長江中上游和中西部地區貨物進出;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努力加密國際海運和航空運輸航線航次,更好保障“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我們將全面加快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全力以赴加快高速鐵路、過江通道、高速公路、干線航道等建設,確保全年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300億元。我們將堅持降低交通物流成本,在當前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產總值比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的基礎上,立足江蘇大規模基礎設施網絡和大體量運輸需求,充分發揮江蘇水運突出優勢,打造以低成本水運為主要特征的江蘇現代化交通物流體系,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主持人

剛才我們也談到了“水運江蘇”,請問這項工作有哪些進展?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吳永宏

作為唯一同時擁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江蘇水運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截至2024年底,全省干線航道里程達2664公里、港口綜合通過能力達29.8億噸、萬噸級以上泊位數598個、港口貨物吞吐量36.1億噸、億噸大港數10個,均居全國第一。為進一步發揮水運優勢,前年省政府明確提出要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出臺《關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的意見》,去年省委、省政府召開“水運江蘇”建設推進會,這兩年“水運江蘇”建設也一直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系統謀劃“水運江蘇”頂層設計。2023年底印發《江蘇省干線航道網規劃(2023—2035年)》,對“兩縱五橫”干線航道網能級進行了提升,二級及以上航道里程由1008公里提升至2727公里,占比從25%提升到65%。

持續加快骨干航道建設。去年蘇南運河二級航道整治工程全線開工。德勝河、連申線、徐圩港區疏港航道等提前一年實現開工。到今年底,蘇南運河將全線建成二級航道,實現2000噸級船舶京杭運河江蘇段全天候暢行,形成長江干線橫穿東西、京杭運河縱貫南北的二級及以上航道“十字形”主軸,全省二級及以上航道里程達1100公里,有望躍居全國首位。

創造性建設“小快靈”航道。針對企業運輸“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創新建設通港達園專支線航道,已累計建成6條、在建5條。這些“小快靈”航道里程短、投資小、工期短,但是效果特別好。

創新推動沿江沿海港口轉型發展。推動沿江沿海港口更好融入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促進各大港區錯位經營,特色發展。連云港港30萬噸級航道、30萬噸級原油碼頭和40萬噸礦石碼頭等標志性項目相繼建成運營,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國際樞紐海港能級進一步提升。目前我省共運營國際集裝箱航線82條,其中,遠洋航線13條、近洋航線69條。

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建設覆蓋更廣、標準更高、聯動更暢、效益更好的現代化水運體系,到2030年,全省二級及以上航道里程力爭達到1700公里,基本建成“兩縱五橫”干線航道網主骨架。

主持人

謝謝吳廳長。鐵路與我們每個人的生產生活都息息相關,無論是走親訪友,還是出差遠行,高鐵出行都是主要選擇之一。請您介紹一下,近年來“軌道上的江蘇”建設成果如何?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吳永宏

鐵路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與“十二五”末相比,全省鐵路總里程從2755公里增加到4731公里,其中高鐵從859公里增加到2594公里,在全國的位次由第十四躍居至全國前列;高鐵面積密度位居全國第一,這充分說明了“軌道上的江蘇”建設取得了突出成效。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

一是“如火如荼”的鐵路建設。“十三五”期間,我們先后建成徐宿淮鹽、滬蘇通一期、連淮揚鎮等關鍵線路,蘇北五市邁入“高鐵時代”。“十四五”以來,先后建成通車連徐、滬寧沿江、滬蘇湖等多條高鐵,陸續開工以北沿江高鐵、通蘇嘉甬鐵路、鹽泰錫常宜鐵路等千億或近千億級項目為代表的一批高鐵項目。截至目前,全省在建高鐵里程達到1085.5公里,位居全國第一。可以說,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我省高鐵網主骨架基本建成,12個設區市通高鐵,13個設區市全部通達動車。

二是“人享其行”的出行效率。為滿足不同層次旅客出行需求,近年來,我們持續協調優化旅客列車開行方案,積極拓展“高鐵便民車”服務,在滬寧沿江高鐵等5條線路推廣使用“鐵路e卡通”,全省鐵路年發送旅客量從“十三五”初的1.78億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3.1億人次,“一網覆蓋江蘇、一票走遍全省、一站發往全國”已經成為美好現實。

三是“貨暢其流”的鐵路運輸。我們大力推動鐵路專支線進港口、進園區,全省8個主要港口實現鐵路進港全覆蓋。全省基本形成以京滬鐵路、隴海鐵路為主要通道,寧啟、寧蕪、滬蘇通、新長鐵路等線路為重要補充的鐵路貨運格局。2024年,全省鐵路貨運量達9014萬噸,同比增長7.6%,在長三角地區占比約40%。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快建設“軌道上的江蘇”,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協調,爭取項目納規。對于已經納入規劃的項目,持續加快推動落地,對于一批能夠服務我省高質量發展但還未納入規劃的項目,我們將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積極協調推動項目納規工作,進一步優化完善和提質補強重點通道的瓶頸路段。二是加快建設,確保項目落地。今年將開工水鄉旅游線城際鐵路江蘇段、如通蘇湖城際鐵路蘇州北站至蘇州東站段、揚州東站北東聯絡線。到2027年,將建成北沿江高鐵、通蘇嘉甬高鐵、寧淮城際鐵路、滬蘇通鐵路二期,“十五五”期間還將建成上元門鐵路過江通道、濰宿高鐵和鹽泰錫常宜鐵路,全省鐵路總里程將突破5700公里,全面實現成環成網。三是提升效能,完善貨運體系。加快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探索推行客貨共線運輸;加快鹽城大豐港鐵路支線、運河宿遷港鐵路專用線等專支線項目建設,暢通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完善中歐班列通道布局,支持連徐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蘇州班列節點城市建設,提升中歐班列開行質量。

主持人

謝謝吳廳長。鐵路讓城市之間的距離更近了,而過江通道則是讓“江南江北”真正連成了一體。我們在生活中也切實感受到過江通道的進一步提速,同時大家也很關注節假日過江難的問題。能否請您說一說,解決這一問題的措施和規劃?

吳永宏

的確如此。很多朋友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過江通道車流量大、擁堵嚴重,卻又不得不走,給群眾出行帶來了不少困擾。出現“過江難”的原因主要是隨著江蘇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跨江運輸需求迅猛增長。過去十年,全省公路過江交通量增加了1.4倍,年均增速超過9%。以蘇通大橋為例,設計通過流量是6萬輛/天,但現在日均流量已達9萬輛,節假日更是高達13萬輛,是設計通行能力的2倍多,處于超飽和狀態。

為了解決“過江難”的問題,我們著眼長遠、補齊短板,努力跑出了過江通道建設加速度。一方面,積極爭取國家層面規劃支持,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確定了江蘇44座過江通道的規劃布局,將極大地方便兩岸群眾出行。另一方面,超常規推進過江通道建設,僅“十四五”以來就開工張靖皋長江大橋、海太長江隧道、通滬過江通道、上元門鐵路過江通道等7座過江通道,建成寧揚長江大橋等,全省累計建成過江通道19座,在建10座,沿江兩岸設區市之間均已實現直通。同時,不斷優化管理,提升通行效率。聯合公安交警、高速公路公司等,優化完善過江通道節假日貨車限時錯峰出行政策,采取遠程誘導、入口限流等措施,最大限度緩解跨江大橋交通擁堵。

下一步,我們將滾動式推進規劃待建過江通道前期工作,爭取蘇通第二過江通道、南京錦文路過江通道等盡早開工。壓茬式推進在建過江通道建設,今年將建成通車常泰長江大橋、南京仙新路過江通道,建成江陰靖江、南京建寧西路2座過江通道主體工程,基本實現隔江相望的縣(市)均有過江通道聯通。其余在建過江通道也將在“十五五”期間全部建成,到2030年底全省累計建成過江通道將達到29座,形成區域分布均衡、功能較為完善的過江通道布局,過江難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

主持人

感謝您的解答,大家還十分關心自駕出行。我們江蘇作為經濟大省,車流量大,尤其節假日出行壓力更大。請問在提升人民群眾出行體驗方面,特別是在緩解高速公路擁堵、提高通行效率上,交通運輸部門有哪些創新性舉措?

吳永宏

節假日出行確實是老百姓關注的焦點,尤其是高速公路局部擁堵問題,我們一直高度重視。近年來,我們全力抓好道路運輸安全和節假日服務保障工作,有效緩解了高速公路擁堵現象。今年春節,全省高速公路流量再創歷年春節新高,但是路網運行平穩有序,未出現長時間、大范圍交通擁堵、車輛滯留情況,嚴重擁堵里程同比下降53.7%。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加快推進高速公路改擴建。新建高速公路對土地等要素保障需求較高,江蘇國土開發程度高,難以通過大規模新建高速公路來緩解通行矛盾。因此,我們近年來大力推進高速公路改擴建,目前完成改擴建項目7個,合計里程699公里,正在實施改擴建項目6個,合計里程297公里。今年我們還將開工建設新揚高速宿遷樞紐至黃花塘樞紐段等改擴建工程,合計里程212.8公里。

第二,大力推進高速公路智慧擴容。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提升通行能力,比如適時開放應急車道,增加通行車道數量;比如通過路網監測設施、無人機等,及時發現哪些車道比較擁堵,并提醒后續車輛提前變道到車輛較少的車道;一旦發現事故,通過無人機等先及時到事故地進行提醒,有效提升處置效率。智慧擴容率先在寧滬高速部分路段試點,通行效率提高了19%,擁堵時間下降48.7%;目前正加快推廣至沿江地區775公里易擁堵高速公路路段,計劃用2年時間開展路網級系統性擁堵治理,進一步提升公眾出行體驗。

第三,持續強化管理機制創新。不斷深化交通執法、公安交警、路公司等“一路三方”工作機制,節假日期間協調導航系統進駐省高速公路調度指揮中心集中辦公,及時發布路網信息,引導車輛避開擁堵路段。強化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聯合調度,在高速公路擁堵時,引導車輛從普通公路分流和繞行。節假日期間我們還會提前梳理重大節假日全省路網易擁堵路段,“一點一策”“一天一策”制定疏堵保暢措施。積極適應形勢變化,春節期間開展服務區充電能力“倍增”行動,針對充電繁忙的服務區增設移動充電設備,并強化相鄰服務區的聯動,全力保障新能源車充電單樁排隊不超過3輛。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優化工作機制,強化調度,努力提升通行效率,讓老百姓出行更加順暢。

主持人

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我手上現在拿了一個題板,上面的數字是“1000”,請吳廳長為大家解讀這個數字。

吳永宏

好的,主持人。去年,作為國務院明確的3個試點省份之一,我們率先完成了“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改革試點,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我們將這一做法概括為“1000”工作機制。

“1”是推動“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普通道路貨物運輸車輛《道路運輸證》”和“經營性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許可”3項政務服務“一次辦”。第一個“0”是實現申報材料“零提交”,15項法定申請材料全部由后臺調取。第二個“0”是實現數據核驗“零填報”,申請人僅需填報企業名稱和車牌號。第三個“0”是實現線上線下“零等待”,辦理時間由法定40個工作日縮短至當場可取。自去年5月28日上線以來,全省辦件量7.6萬件,日均新增運輸企業128家。我們還推出了“1000工作機制”2.0版,實施道路運輸領域19個政務服務事項全周期“一件事”辦理,惠及全省33.45萬家企業、74.4萬車輛及120余萬從業人員。

我們把深化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作為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重要舉措,推動更多“一件事”和“一類事”在交通運輸全領域高效辦成。去年下半年,高質量完成國務院部署的高效辦成大件運輸“一件事”改革和省政府部署的涉路施工“一件事”改革。今年,繼續深化大件運輸“一件事”改革,出臺進一步提升公路大件運輸審批效能9條改革措施,上線“智能選線”系統,辦件效率大幅提升,平均辦結用時大約為上線前的一半。同時,我們正抓緊研究省政府部署的高效辦成網約車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力爭在推動從業資格省內互認、縮短從業資格證辦理時間等方面取得突破;進一步深化服務船民“一件事”改革,為船民船企提供新建船舶維修保障點、省域內船閘一體化智能調度、長三角船舶檢驗通檢互認、深化水上柔性執法等服務。

主持人

好的,謝謝吳廳長的解答,非常感謝您今天做客我們演播室,同時感謝廣大網友的關注和收看!今天的節目到這里就要結束了,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留言提問,江蘇省人民政府網將以“訪談回聲”形式發布問題答復,省交通運輸廳將通過電話、郵件等形式對您進行答復,我們下期再見!

網友

家里老人說現在坐公交去縣城能用老年卡打折,還能直達!想問問這種“抬腳上公交”的服務會不會覆蓋更多偏遠村,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

吳永宏

謝謝這位網友對我們“城鄉客運”工作的肯定。我們全力抓好城鄉公交一體化和全域公交建設,持續推進“城市公交向下延伸、鎮村公交向上融合”。目前已經率先基本實現鎮村公交全覆蓋,70%的行政村實現鎮村公交直通縣城,全省接近九成(88.9%)的縣(市、區)實現全域公交,城鄉居民使用同一張卡就能享受到相同的刷卡優惠,所有老人和學生都能享受乘車優惠政策,基本實現線網規劃設置和運營調度“一張圖”、智能信息服務“一張網”、居民出行共用“一張卡”、服務質量“一個標準體系”,我省城鄉公交滿意度在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中,已連續四年名列前茅。為方便一些偏遠鄉鎮的群眾也能享受到便捷服務,我們還因地制宜打造定制公交,優化線路和票價,從“常規發車”模式調整為“定制專車”模式,開通“紅色旅游公交專線”“高鐵便民車”,開設采茶等助農公交專線,讓出行選擇更加多元,出行方式更加便利。

網友

低空經濟最近成為熱詞。作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部門,交通運輸部門相關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考慮?

吳永宏

謝謝這位網友對交通工作的關心。去年開始,我們鉚足干勁建平臺、抓試點、促應用,為全省低空經濟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重點做了幾件大事:

第一,搭平臺、立規矩。出臺《江蘇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辦法》,建立軍民地溝通和數據共享機制。成立了省級低空飛行服務中心,省低空飛行服務平臺已完成開發,開始試運行。

第二,抓試點、建機場。蘇州入選全國首批空中交通試點城市推薦名單,太倉、江陰、啟東、東臺、灌南等民用無人機試飛基地獲批運行。高郵通用機場已開工建設,蘇州、東海等地的通用機場也在加速推進前期工作。

第三,謀未來、拓場景。下一步我們準備:研究低空飛行保障的配套政策,指導具備條件的設區市有序建設自己的低空服務機構;制定起降場(點)布設指南和空域劃設指南,會同省發展改革委指導各地做好基礎設施布局工作;支持有條件的城市搞無人機快遞、城鄉物流,甚至嘗試低空載人交通;在公路巡檢、橋梁巡查等領域率先開展低空場景應用,還要配合創建環太湖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這些國家級試點。

簡單說,就是要讓江蘇的低空領域繁榮有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網友

有哪些風景美麗的農路比較適合自駕游呢?農路下一步還會有怎樣的發展?

吳永宏

農村公路縮短了城鄉距離,提升了農村生活的幸福感。我們緊緊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總目標,不斷提升農村公路通達水平,2020年在全國率先實現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全覆蓋,截至目前,規劃發展村莊雙車道四級及以上公路通達率達到98.4%;全省農村公路二級及以上占比達20%,列各省(區、市)第一。同時,在建管養運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農村公路+”新模式,推動農村公路由“交通線”向“風景線”拓展、從“通上車”到“富一方”升級,全省打造形成100條省級“美麗農村路”樣板路,溧陽“1號公路”、環太湖公路獲評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這些路環境優美,歡迎各位網友在節假日帶家人去看看。比如環太湖公路,由江浙兩省四市(蘇州、無錫、常州、湖州)共建,線路總里程416.2公里,共覆蓋5A級景區8個、4A級景區42個,以及許多國家級傳統村落、特色小鎮、歷史文化名鎮等,非常值得一看。下一步,我們將系統謀劃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進一步暢通農村公路網“微循環”,到今年底實現全省規劃發展村莊雙車道四級及以上公路通達率100%。同時持續深化“農村公路+”模式,打造現代化的數字農路、平安農路、綠色農路、美麗農路、法治農路。

網友

我家在蘇北農村,最近打算回家鄉創業,把家里果園種的蘋果寄出去賣,但總擔心運費貴、速度慢。看新聞說徐州豐縣能用公交帶貨,幫果農省了8萬運費,想了解下這方面的信息。

吳永宏

依托通村達戶的農村公路,現在收發快遞非常方便。我們圍繞“村民抬腳進城,快遞坐車進村”,推動主要品牌快遞行政村通達,全省所有行政村100%都有“村郵站”,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也達到了100%。我們積極探索鎮村公交代運郵快件服務模式,利用鎮村公交服務網絡和運力資源,推進鎮村公交車輛代運郵件快件,全省已經開通了373條公交代郵線路。舉個例子,徐州市豐縣宋樓鎮盛產蘋果、梨等水果,為解決水果上行困難,當地將旅游線路和村級快遞網點融合起來,開通了兩條“客貨郵游融合”線路,在快遞配送進村同時,把寄遞水果帶進城,已經累計帶水果超2.6萬件,降低配送成本8萬余元。打造便民利民的村級物流服務點,升級改造鄉鎮客運站,增加農村物流和郵政快遞作業區,目前已建成100多個集客運、郵政、快遞等功能于一體的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加快布局農村物流快遞網點,綜合利用農村現有的村委會、村郵站、小超市、電商服務點等場地,打造“一點多能”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推動所有品牌快遞行政村通達,加強與相關部門和快遞公司的協調,爭取所有快遞都能進村。

網友

我是一名企業主,想了解在推動交通運輸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方面,有什么政策能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好?

吳永宏

為了推動行業升級,我們聯合多部門出臺了《江蘇省推動交通運輸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并配套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們聯合省財政廳推出“交運貸”貼息政策,為企業減負。對注冊和貸款項目實施都在江蘇省內,經營穩定、財務管理規范、產權清晰、有良好納稅記錄,誠信守法,近三年內未被納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給予1.5%的貼息,如果能獲得中央財政貼息,還可以疊加享受。這項政策一出臺,市場反響非常熱烈,目前第一批“交運貸”項目貸款總需求已經達到170億元。2024年“交運貸”已經與27家企業簽訂共33個項目貸款合同,合同金額80.23億元,放款45.58億元,財政預撥貼息資金8960萬元。積極爭取國家“兩新”政策支持,推動設備更新。針對老舊營運貨車、船舶以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等領域,聯合出臺實施細則并提供指導服務。目前已經爭取到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3.44億元,用于支持老舊營運船舶拆解1071艘,資金額和項目數都是全國第一;爭取到老舊營運貨車、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切塊資金超過10億元,預計更新車輛超過1萬輛。還獲得了國家設備更新專項貸款簽約和投放項目8個,貸款合同額達6.9億元。通過這些舉措,我們希望能夠加快交通運輸設備的更新換代,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